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低分高能造就成功社會?


香港孩子在PISA評核中屢列前茅。巧威威呀!
然而今日經濟發展呆滯單一與年青人AQ和EQ下降有目共睹。WHY?其實就是小弟經常提倡,我們要realise現在以至將來的世界當中,創意與敢於嘗試就是勝敗之關鍵!
你可以仍然只顧炒賣,但你只是有錢,沒有成功。(...除非你是膚淺地認為有錢就等於成功)

===========================
[轉載] 2013年12月6日《蘋果日報》
金融雲端:低分高能

在香港讀書,求分數幾乎是本能動作,港人對分數的執迷,有時更到達歇斯底里的地步。好像最新一份「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發現,香港學生的數學評分全球排名第三,惟不少報道的聚焦之處,是香港被首兩位的上海及新加坡拋離,而且可能會越拋越遠,充份體現了某種怪獸家長恐慌症的典型心態。

PISA是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發起,三年發表報告一次,有65個國家或地區參加,旨在評估15歲學生的學習能力。由於逾50萬學生接受測試和評核,是全球最大規模,被視為最具代表性。外界又將分數高與個人能力畫上等號,而這又被引伸至一地的人力資源供應及競爭力,故此測試結果往往引發議論紛紛。 


東亞學生成績 遠勝西方
測試圍繞數學、科學及閱讀能力,幾乎次次都是東亞國家成績獨好,往往令西方國家不是味兒,美國教育部更借今次美國學生排名36的成績,作為當地教育急須改革的理據,又大數東亞地區的教育制度有何借鏡之處。

稍安毋躁,先不說中國只拿上海一地的成績,來與整個美國比較,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統計問題。撇除這些蘋果與橙的比較缺憾,究竟測試高分是否就反映人才濟濟,一國未來的競爭力有保證?美國學生過去在這些國際測試中,是否名列前茅,以至後來成為第一大國呢?幾年前一名前美國教育部研究員Keith Baker便做了一個調查,以了解這些學生的國際評估,是否具有啟示。

他發現,美國在六十年代以來,在眾多同類型的學習測試中,表現從來都不省鏡,不是置身中游位置,便是幾乎墊底。所不同者,是以前被日本拋離,今日到中國掄元。你可以說美國始終如一「咁衰」,但不能說其猛然退步。

那麼低分是否等於低能呢?Baker40年前的測試評分,與40年後的經濟表現作比較,發現當年越高分的國家,之後人均GDP的表現越差;以生產力計算,美國在40年後,也比那些分數較高的國家高出3.4%。同時他也發現,在PISA中取得高分,其實與經濟增長、富裕程度、民主程度及生活質素等沒有太大關係。 
 

評分與經濟表現 非掛鈎
Baker形容,情況就像在大球場上玩人浪一樣,個別人的高高低低姿態,對於整個人浪的走向預測,未必有啟示性。不同地方個別學生的表現,加總起來,也不一定能說明不同國家的差異。

美國的教育制度,當然不是沒有改善的空間,但爛船還有三分釘,其創新、企業精神、兼收並蓄的能力有目共睹,而這些質素是測驗所測不出來的。學習能力固然對個人成長相當重要,但對一個國家、一個經濟體來說,只能去到某個境界,要突破瓶頸,便要其他制度、文化性因素配合。

美國這隻病貓,數十年來已不斷被看扁,以前日本崛起,不少人已經為美國倒數,到今次金融海嘯,又被形容為霸權不再,但我還是不敢小覷。學生低分,絕不代表國家低能,高分而低能者,反而不在少數。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OD好奇心




有兩則令身為家長的我有點嘩然的「見聞」想講。

第一則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特別為「拯救」香港孩子而製作的一條廣告,希望港爸港媽(應該是比較怪獸那班)要尊重孩子玩樂權利,呼籲每天至少給予孩子一小時玩樂時間,有助孩子健康成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VRmRhFJXOA

印象中,UNICEF絕大部份工作和推廣都是關注貧困兒童的生活和學習權利和需要,現在倒過來要為香港大費周章地拍宣傳片,叫港爸港媽們放低少少孩子的學習需要走去玩。香港家長是不是巧威威呢?落後地區的孩子想讀書都不能,香港孩子的學習機會卻太過充裕,是不是太諷刺呢?UNICEF也很保守,只要求港爸港媽俾一粒鐘仔女玩,這要求其實卑微得很,本來可說是應份。只可惜香港孩子活在怪獸爸媽和魔鬼教育制度之下,拿一粒鐘出來玩有點奢侈,很多時都是mission impossible。

從使全球已有很多research證實過份催谷孩子反而會揠苗助長,阻礙孩子心智成長;而家長似乎亦不明白玩樂(甚至發白日夢)其實也是學習的一種,尤其是課本以外的知識和技能,例如好奇心、膽色、創意、社交等等… …這些就是將來一個高分低能和一個高分高能的分野!

第二則就是那個位位三萬幼稚園美國遊學團新聞。這新聞一登上報紙就叫各界嘩然,不少人都問「幼稚園咋播,使唔使呀?」。但正所謂「有咁既客就有咁既市」,你估學校和旅行社會「死錯人」嗎?換個角度看,直航美國,玩足十天,全程入住四星級酒店,膳食觀光費全包,自由行或者自己跟團,都不止這個價啦。如今三萬一位很吸引吧?

吊詭的是學校辦遊學,家長小孩卻當成旅行。但老老實實,幾歲人仔到美國能看見能領略什麼?美國歷史雖則短短幾百年,幾歲最多只識奧巴馬,太空人同i乜i物(但其實i乜i物是Made in China唷) 。你跟他去博物館講歷史,他怎會明白,甚至記不記得都成問題。你跟他到公園、到動物園,孩子可能會對你說這些香港也有,愛國一點可能問為甚麼不去大陸的,怎麼要跑到老遠來呢。

到最後很可能是:trip去了,遊學變夢遊,孩子回來後記憶所剩無幾。港爸港媽回來後又呻帶住小B travel好辛苦,埋怨貼錢買難受。冇錯啊,不少香港家長都是窮,窮得只有錢嘛,對教育孩子更是技窮。而最弊的是,這小小年紀去遊學,輸掉的其實不只金錢和體力,還不知不覺間OD了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懂得珍惜和欣賞的價值觀。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孩子要「識死」




香港家長每每只著重教育孩子如何「生存」/「競爭」,但忽略了孩子由小到大都要「識死」,令他們更懂珍惜!
 
【2013年11月26日蘋果日報】生活質素談得多,有否想過提升死亡質素?《經濟學人智庫》曾將台灣的死亡質素排亞洲區第一,本港只排第三。本地學者指,台灣由小學階段已提供生死教育課程,讓孩子從小學習面對死亡;反觀本港,沒有具體政策推行生死教育,志願團體靠各自資源提供相關課程或死亡預備班。學者認為,本港應更主動推動生死教育,讓港人「有好死」時,也活得更好。
記者:彭美芳 陳凱迎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陳麗雲從事生死教育20年,按其觀察,社會對死亡的討論增加,但大眾始終抗拒將生與死拉得太近。她指,死亡牽涉公共政策問題,政府有責任研究相關措施的可持續性,「排個(遺體火化)爐都要兩至三個禮拜,科技上係咪有空間改善呢?政府要諗多好多可能性」。 


台學生每年12周談生死
《經濟學人智庫》2010年比較40個國家和地區的善終服務資料,英國排首名,台灣和新加坡分別排1418,香港則排20。細看評分指標,本港服務質素排名比台灣及新加坡高,但在政府醫療服務政策、善終服務病人可使用率及公共財政支持等指標,本港排名低於另外兩地。

「反映咗本港提供嘅善終服務質素係好,但就欠缺政府政策參與。」該學系副教授周燕雯說。她以台灣為例,當地將善終服務納入全民健康保險內,當地人接受舒緩治療由政府找數;教育部門也規定小學至中學連續9年,每年有12周的指定課程談生論死。 
 

港僅靠非牟利組織推動
港府無政策推動生死教育,更遑論撥款支持。本港不少非牟利組織須申請慈善基金,推動生死教育,如華永會09年至今資助65個有關生死教育項目,撥款近1,000萬元。賽馬會由05年起贊助支援末期病人及喪親者的贐明會、06年贊助港大2,000萬元推行公眾生死教育及近期的「破忌談死」講座;公益金在20102016年,贊助五所社福機構,合共約1,200萬元。

贐明會中心主任黃志安指,現時由至少三個慈善基金應付每年約130萬元開支,資金有限,有數十名求助者在輪候冊上,最少等候約三個月才能接受輔導。聖雅各福群會「後顧無憂」負責人岑智榮指,每年約需100萬元經費,靠籌款及申請基金支持。周燕雯認為,本港應仿效台灣,由政府牽頭推動生死教育,「人冇諗過死,唔識珍惜同反思生命嘅意義」。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給最愛女兒的說話

親愛的囡囡,

明天是你幼稚園畢業的日子。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三年。很想告訴你,爸爸媽媽看見你不斷成長,從儍頭儍腦到今天滿腦子鬼主意的,也有幸遇上了好老師和好同學,我們感到很欣慰。雖然偶爾你也會頑皮或撞板,然後被我們責罵,但希望你明白這些都是令你成長的一部分,爸媽非常愛你!
你很快便會踏入小學的校園,踏上人生一個新的階段,一個讓你真正學習知識、學習獨立、學習與人相處的階段。可以預計,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你的心情一定既開心又緊張,還可能感到有點徬徨,但很想你知道爸爸媽媽會陪著你一起適應小學的生活下來,你不必太擔心。

未來的路途上,你會有很多值得開心、值得滿足的事情,但同時也要面對一些困難和挑戰,請不要自滿也不用驚慌,爸爸媽媽希望你能夠好像小時候一樣,保守著一顆愉快的心和充滿創意的小腦袋,學習專注認真,更加關愛別人。爸爸媽媽會一直在你身旁給予無限的支持和鼓勵,再多再難的挑戰也一定能夠跨過啊!


爸爸媽媽期望你凡事盡力,合情合理,不必太計較成績怎樣、結果如何,你已經是爸爸媽媽心目中最好最好最好的學生!

我們愛你!祝你愛上小學生活!

爸爸、媽媽
2013年7月2日

P.S. 最後送上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給你,也送給各位畢業生和家長朋友。

《給最愛女兒的說話》
主唱:曾路得 獨白:鄭丹瑞
曲:陳頌紅 詞:鄭國江,鄭丹瑞 編:Harry Ho

緊握緊握的一雙小手 教我有著太多感受
你現在或是不解這一翻心意 留在你童年以後

活著活著是永遠尋求 每個際遇要安心靜候
算了吧 人成長總有一些起跌 長路裡有我在背後

喜歡的不代表佔有 提比方想多一想 世情易接受
如今迷途不要徬徨 嘆息收起望以後

路上路上或挫折重重 每每挫敗也許不易受
要記著 事事如不可以不必強求 難受處一定有
獨白親愛既寶寶,今天我講既,你可能永遠都唔會明白,點解當父母認為愛你愛得過份既時候,你會覺得我地愛你愛得唔夠?假如有一日當你流住眼淚,埋怨爸爸媽媽太唔了解你,當你煩躁不安既時候,請你靜一靜,想一想,然後希望你明白,希望你容忍,希望你繼續愛你既爸爸,愛你既媽媽。

喜歡的不代表佔有 提比方想多一想 世情易接受
如今迷途不要徬徨 嘆息收起忘以後

路上路上或許多引誘 愛已決定你想施或受
這段話 寶寶很想你聽多幾遍 能共你心伴奏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向直資說不!



知道有一群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家長醒覺起來,反對向來本著有教無類精神辦學的聖士提反轉做直資。事實上,津校轉直資會帶來優質教育這論調當中的確有不少謬誤。容許小弟再篤爆一次。(其實只要有Common Sense的,一定能夠理解直資制度不公義之處)
 
轉直資能夠提升教學質素?
直資學校的「立法原意」是促進優質私立學校的發展,建立多元化的學校體系,為家長學生提供更多選擇。但仔細想想,普普通通、招生能力一般的學校根本負擔不來轉做直資的風險,因為只要學生人數減少,按人頭撥發的資助就會有所減少,因此我們多數只見到具高收生能力的津貼名校轉做直資,既能夠擺脫政府弊政,換來收生及教學自主,從此可以自行「揀卒」,又可以政府、學生兩邊收錢,何樂而不為?

試想想,一間津貼學校(尤其名校)轉做直資,營運開支理應不會突然大幅增加,例如水電煤等日常性支出不會改變,添置教材設備用不著太多金錢,校舍不可能大幅度擴充,原有老師的薪酬更加不會因為轉做直資而突然有所提升,而由於名校本身原來的教學模式已屬優質一派,剩下學校可做的可能就是請多幾位老師、做一些純粹錦上添花、為洗錢而洗錢的項目。這也大概解釋了為何直資學校一般都擁有巨額儲備,特別是那些一線名校尤甚。

前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趙明明曾進行一項研究,分析5,050名來自147間香港小學小四生的閱讀能力,發現成績較好的學生其家庭亦擁有較多資源,學生在紀律、師生關係等評分亦較高,但與學校的營辦模式無關。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吳迅榮亦認同有關論點,直資學校雖然為家長提供多一重選擇,除教學彈性較高,可以搞小班、多些活動、聘請多幾位老師外,其實跟其他學校分別不大,亦從未有證據顯示教學質素和成效有明顯分別。

學費減免機制有助清貧學生報讀?直資學校沒有貴族化?
大家不會太善忘吧?審計署2010年踢爆全部72間直資學校多項違規行為,不單行政管治一團糟,坐擁百萬以至千萬儲備但仍照加學費,又剋扣清貧學生的助學金,更離譜的包括擅用學校的錢炒股、以校長校監名義自置物業、賑災捐款慘被「托水龍」等等,揭穿了直資學校「不務正業」的一面。

我們又可以計一計數,舉例轉直資後算你一年約$35,000學費,每班30人,一級五班,共六級,以此計算學校一年學費收入為$3,150萬,若學校遵守承諾撥15%作學費減免,助學金總額則只有$470多萬,僅夠20多個清貧學生免學費讀六年!

整個直資計劃演變下來,最後就是肥了直資學校,搞出一個「零和」學校體系,半點都不多元化。高昂學費阻隔了普通及貧窮家庭對優質教育的追求,規限了他們的選擇。再者,就算是負擔得來走去報讀了,絕對收生權還是掌握在校方手。這樣絕對減低社會向上的流動性,長遠有害香港人才發展。

現在的確是時候對直資教育RE-THINK

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直資」風暴





小弟一早預言將有更多津貼名校轉做直資,如今加上國教風波,勢加快這股轉直資風。不過,直資學校絕對是當今最畸形的教育制度,造就不均衡的教育生態,將教育推向階級化、貴族化。

直資學校「既是津校也是私校」的獨特身份給予他們很大的競爭優勢,充裕的財政資源的確讓學校能夠持續提升教學質素,例如至少可以聘請更多老師以分擔教務和提升對學生的照顧;直資學校於教學方針、課程設計和班級編制亦享有高度自主,不像其他公營學校般受盡母語教學、縮班殺校的折騰;而且在現行的分配學位機制下,容許直資學校自訂收生準則先進行全港性面試收生,但收生準則從不具體公開,家長根本無從稽考黑箱中的作業;學校收生時有沒有考量學生的社經背景無人得知,但高昂的學費多少已令清貧學生卻步;雖然存在一套助學金計劃保障清貧子弟有機會入讀,但現實發覺不少直資學校都訂立嚴苛的申請條件,甚至剋扣助學金,間接表示這一類學校並不是太歡迎清貧精英學生;而在可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進行全港性面試收生,表示直資學校大有機會盡攬能夠付得起高昂學費的精英學生,不斷滾存並提升學校名聲。

近年,越見更多傳統名校紛紛轉為直資,兼收取高昂學費,盡顯貴族學校本色。今時今日,家長因為但求脫離教改的「魔爪」亦對直資學校趨之若鶩,令一些普普通通的直資學校也日漸「吊高嚟賣」。

點解名校尤其喜歡轉直資?仔細想想,普普通通、招生能力一般的學校根本負擔不來轉做直資的風險,因為只要學生人數減少,按人頭撥發的資助就會有所減少,因此我們多數只見到具高收生能力的津貼名校轉做直資,既能夠擺脫政府弊政,換來收生及教學自主,又可以政府、學生兩邊收錢,何樂而不為?

試想想,一間津貼學校(尤其名校)轉做直資,營運開支理應不會突然大幅增加,例如水電煤等日常性支出不會改變,添置教材設備用不著太多金錢,校舍不可能大幅度擴充,原有老師的薪酬更加不會因為轉做直資而突然有所提升,而由於名校本身原來的教學模式已屬優質一派,剩下學校可做的可能就是請多幾位老師、做一些純粹錦上添花、為洗錢而洗錢的項目。這也大概解釋了為何直資學校一般都擁有巨額儲備,特別是那些一線名校尤甚。

坐擁龐大資源,享有高度自由,但欠缺完善的監管,令直資學校日漸演變成一個個小王國。好在審計署2010年踢爆全部72間直資學校多項違規行為,不單行政管治一團糟,坐擁百萬以至千萬儲備但仍照加學費,又剋扣助學金,更離譜的包括擅用學校的錢炒股、以校長校監名義自置物業、賑災捐款慘被「托水龍」等等,揭穿了直資學校「不務正業」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