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孩子在PISA評核中屢列前茅。巧威威呀!
然而今日經濟發展呆滯單一與年青人AQ和EQ下降有目共睹。WHY?其實就是小弟經常提倡,我們要realise現在以至將來的世界當中,創意與敢於嘗試就是勝敗之關鍵!
你可以仍然只顧炒賣,但你只是有錢,沒有成功。(...除非你是膚淺地認為有錢就等於成功)
===========================
[轉載] 2013年12月6日《蘋果日報》
金融雲端:低分高能
在香港讀書,求分數幾乎是本能動作,港人對分數的執迷,有時更到達歇斯底里的地步。好像最新一份「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發現,香港學生的數學評分全球排名第三,惟不少報道的聚焦之處,是香港被首兩位的上海及新加坡拋離,而且可能會越拋越遠,充份體現了某種怪獸家長恐慌症的典型心態。
PISA是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發起,三年發表報告一次,有65個國家或地區參加,旨在評估15歲學生的學習能力。由於逾50萬學生接受測試和評核,是全球最大規模,被視為最具代表性。外界又將分數高與個人能力畫上等號,而這又被引伸至一地的人力資源供應及競爭力,故此測試結果往往引發議論紛紛。
東亞學生成績 遠勝西方
測試圍繞數學、科學及閱讀能力,幾乎次次都是東亞國家成績獨好,往往令西方國家不是味兒,美國教育部更借今次美國學生排名36的成績,作為當地教育急須改革的理據,又大數東亞地區的教育制度有何借鏡之處。
稍安毋躁,先不說中國只拿上海一地的成績,來與整個美國比較,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統計問題。撇除這些蘋果與橙的比較缺憾,究竟測試高分是否就反映人才濟濟,一國未來的競爭力有保證?美國學生過去在這些國際測試中,是否名列前茅,以至後來成為第一大國呢?幾年前一名前美國教育部研究員Keith
Baker便做了一個調查,以了解這些學生的國際評估,是否具有啟示。
他發現,美國在六十年代以來,在眾多同類型的學習測試中,表現從來都不省鏡,不是置身中游位置,便是幾乎墊底。所不同者,是以前被日本拋離,今日到中國掄元。你可以說美國始終如一「咁衰」,但不能說其猛然退步。
那麼低分是否等於低能呢?Baker拿40年前的測試評分,與40年後的經濟表現作比較,發現當年越高分的國家,之後人均GDP的表現越差;以生產力計算,美國在40年後,也比那些分數較高的國家高出3.4%。同時他也發現,在PISA中取得高分,其實與經濟增長、富裕程度、民主程度及生活質素等沒有太大關係。
評分與經濟表現 非掛鈎
Baker形容,情況就像在大球場上玩人浪一樣,個別人的高高低低姿態,對於整個人浪的走向預測,未必有啟示性。不同地方個別學生的表現,加總起來,也不一定能說明不同國家的差異。
美國的教育制度,當然不是沒有改善的空間,但爛船還有三分釘,其創新、企業精神、兼收並蓄的能力有目共睹,而這些質素是測驗所測不出來的。學習能力固然對個人成長相當重要,但對一個國家、一個經濟體來說,只能去到某個境界,要突破瓶頸,便要其他制度、文化性因素配合。
美國這隻病貓,數十年來已不斷被看扁,以前日本崛起,不少人已經為美國倒數,到今次金融海嘯,又被形容為霸權不再,但我還是不敢小覷。學生低分,絕不代表國家低能,高分而低能者,反而不在少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