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融與溶


祖國和特區政府想香港和內地加快融合之心和手段近年越露越多了。由CEPA、開放個人遊 (即自由行) 、深圳市實施的「一簽多行」政策、試推自駕遊、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到近來提出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開放邊境禁區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等,加上每天150名內地單程證配額和越多雙非童回流,通通都「有助」香港和內地融合。站在國家的戰略立場,此舉實屬無可厚非,國家要統一嘛!況且跟阿爺融合有你香港著數喔,港商得到內地龐大市場的先機定高興到不得了。

的而且確,有一撮港商因與阿爺融合得很好而肥了,香港經濟蓬勃發展,所以阿爺會認為香港市民也定必高興愛國家。誰知道回歸十多年來,香港市民對國民身分的認同感卻越走越遠,社會更越來越不和諧。於是乎阿爺開始急了,也顧不得什麼一國兩制了(小平同志都瓜咗咁耐啦),一於來硬的,著令CY加快融合。這可能是阿爺此時此刻的想法。

特區政府唯有Yes Yes Yes照做。可惜融合之時就是溶了香港之時,屆時我們會失去一直賴以驕傲的國際都市之優勢,淪為「深港市」或甚至深圳市,跟其他國內城市沒甚分別,更可能衰到落後於北京、上海。

融合帶來的經濟好處很容易明白和看見。但壞處並不是人人feel到,甚至連阿爺也overlook了。首先,香港實屬彈丸之地,城市的配套和承載能力原本只打算照顧700萬人左右,當大量內地人來港生活或旅遊,這便對原本生活在這裡的700萬人的生活和文化帶來了影响和衝擊。當大的湧向小,這不就是吞併嗎?香港人怎會高興,社會哪會和諧?

回歸後,港商多年來都忙著攻佔內地市場,坐定笠六看著生意蒸蒸日上,忽略了在產品及服務上的進步,更可悲是完全傾斜地迎合內地市場,放棄了以前拿手的國際市場。北上掘金很多,衝出國際的買少見少。長遠來說,這是一個危機。當內地商家已從港商身上「學有所成」,他們便可輕而易舉地重奪內地市場的主導權,一腳伸不思進取的港商返「深港市」,香港於國內外的競爭力不再矣。

中港融合大計刻不容緩,同樣對融合有意見的香港人亦應刻不容緩。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本月底截止諮詢,有話好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