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掌握香港人口變化從而制定合適的應對政策其實一點都不難,只要隨便拿近年一幅人口金字塔圖表、出生同死亡數據,掌握外來人口趨勢,基本上已經可以預測到十年後香港每個年齡組別有幾多人,結構上有何變化。所以,政府其實十年前已經可以預計到「雙非」子女及人口老化這些問題。
按政府預測,到了2039年,每四位香港人就有一位是長者,人口老化和將會衍生的社會問題絕對不容忽視,例如所造成的醫療負擔、退休長者生活及安置問題、貧困長者所需要的福利與及援助等等。我們的政府好像仍然未有計劃好,甚至其實有沒有計劃過呢?製作多時的人口政策至今依然無影無踪。
而且,觀乎未來長者和死亡人數增長趨勢,更加遠超骨灰龕及葬地的數目,將來香港人甚至可能要面對死無葬身之地的煩惱。
現屆政府口口聲聲話重視支援長者,不過講來講去都只是提出生果金雙糧、一年廖廖數張醫療券、最叻都只是為長者提供全年交通優惠。這些其實是不是長者最急切需要的呢?對解決人口老化更加是毫無幫助!有特首候選人建議每年向長者發放3,000元退休津貼,其實都只是一項好意但不著邊際的派糖式措施,無助解決人口老化及其附帶問題,而且若然實施後將會對政府造成龐大的財政負擔,重蹈歐美國家在福利政策上的失敗舊路。
針對人口老化問題,我們在書中倡議在新界建立「銀髮社區」,並落實提供配套以鼓勵「老幼共融」的「在地老化」生活模式,這既可讓長者有比較舒適的生活環境,又可釋出市區單位供在職人士居住,更可以在新界創造就業機會,一舉數得。而且,要應對人口老化又豈只處理老人問題呢?鼓勵早婚和生育,引入優質年青人口均對舒緩人口老化有很大很大的幫助。要鼓勵香港人生育,不應只由特首「隨口噏吓生3個」,又或者單單提高相關免稅額這樣簡單,政府施政思維好應該擴濶一點,看長遠一點,借鏡外國(例如日本、南韓、澳洲等地) ,政策和措施其實可以是多元化的。(詳見《特首開工喇》第一章)
一生人降臨這個世界時萬千寵愛在一身,年青時為家庭為社會作出很多貢獻,我們是不是應該讓他們晚年時候仍然活得有尊嚴一點呢?派糖式措施只顯得政府在敷衍長者,視他們為負資產多過瑰寶。其實政府如果仍然想以經濟效益角度看待老人家,何不認真規劃,參考美國佛羅里達洲的發展模式,將長者安置及護理發展成一項類似的高價值產業呢?
將人口老化問題搞好,其實就即是等於對老人家的一份尊重。要照顧好老人家,好應該從心出發,由家做起,所以希望各位和一眾高官名流都孝順父母,尊重老人家。
送上何韻詩的『絕對』,正正就是提醒我們只有父母才會在我們的成長路上面一直陪伴著我們,所以我們一定要感激父母對我們的這一份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