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香港人無非都想安居樂業。當一個人有一個安穩既居所之後,樂業其實並不算太難。但唯獨在香港,安居的確不容易,房屋問題一直都是困擾著政府和市民大眾的一個難題。
我們以為籠屋及劏房只是流行於幾十年前,誰知到今時今日依然有價有市,以呎租計更絕不比豪宅租盤遜色,但選擇住籠屋劏房的朋友都只不過是身不由己。
公屋輪候冊上的輪候人數已經直逼20萬,但政府每年只承諾興建15,000個公屋單位,就算加到35,000個新單位一年,是不是仍然可以維持三年上樓目標呢?又其實這個目標是真還是假的呢?又有冇人問過點解係三年,唔係兩年,唔係一年呢?要盡快上樓,申請人就唯有鬥慘,家境越坎坷,上樓越快。你說這個制度是不是有病?
私樓方面,拜曾班子政府的高地價及有利樓宇「發水」政策所賜,以及政府無視私人住宅供求失衡的問題,加上內地資金湧港掃樓,因此一、二手私人住宅樓價得以重回97巔價,租金亦水漲船高。打工仔要上車或租樓都極為吃力,得個恨字!曾特首還勸市民按自己的負擔能力不要繾綣市區樓,可惜現在新界北、上水、粉嶺的樓價已經與市區沒甚分別,實在吹脹!
多年來,社會上「官商勾結」、「政府助長地產霸權」之聲不絕,著實不難理解。例如2010年政府一方面推出加強規管地產發展商售賣一手住宅樓宇的九招十二式,還口口聲聲說要增加土地供應,但隨即拿出來拍賣的是六幅豪宅地皮。結果當年何文田地王誕生後大中細樓樓價升到ba ba聲,根本就是政府跟地產商在眉來眼去,來一招推左走右的假動作!
而回顧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其實在2006年後,發展商已經將以前「八萬五」時代的貨尾單位沽得七七八八,沒有新的後續供應,樓價自然乾升。政府後知後覺,要等到這兩年才開始主動推地,至少要到2014年才會有新房屋供應。如果政府早在2006年發展商賣完貨尾單位時主動拍賣土地,
便不至於有2008至2011年「供應斷層」的現象。小弟不是「事後孔明」,這些建成量的數據政府早幾年便能預測得到,因此這幾年樓價狂升,作為政府,責任無可推卸。
政府亦無視內地資金湧港炒樓情況,導致香港「有樓冇人住,有人冇樓住」這個可算是「既浪費又折墮」的社會怪現象。
多年來,政府不但在種種人為和外圍因素下錯過了很多穩定樓市,為市民解決安居問題的黃金時機,很多時其實都是坐視不理,甚至火上加油!巿民要千呼萬喚,三催四請,甚至要等到阿爺來到巡視業務時指指點點之後,到變成夕陽政府之時,政府先肯痛定思痛,承認政策失誤,打擊炒風,規管一手樓宇銷售,增加土地供應同復建原本恆之有效的居屋。
但一切是不是來得太遲呢?
CY上場,很多人冀盼他能夠推出有利樓市向下調整的房屋政策。小弟奉勸大家不要抱有太大希望,畢竟現時的外圍經濟下行風險甚高,形勢甚為復雜難測,斷估CY不會對樓市落重藥,以免放大一旦因外圍經濟下滑而帶來的經濟問題;而且阿爺正在倡議「大和解」,故CY也不會對地產商開大把大把的刀。我看大家仍需忍耐一段時間吧!
送上一首正正就是講述我們房屋問題的歌曲,希望大家都有共鳴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